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robot-china.com/news/202006/18/62708.html" 據了解,這是蘇州市首臺胸外科機器人手術。 70歲的朱老伯,蘇州人。今年6月,他的身體亮起紅燈:經常覺得胸悶。 家人帶朱老伯來到蘇大附一院做檢查,結果顯示,朱老伯患有左前縱膈腫瘤,影像檢查顯示腫瘤直徑約4厘米。 患者病情比較嚴重,如果腫瘤再長下去,將會對心臟、左肺和氣管形成嚴重壓迫。蘇大附一院胸外科主任趙軍介紹說,朱老伯的腫瘤就像一顆定時炸彈,需要盡快手術摘除。 由于腫瘤位置緊鄰心臟主動脈弓和左側肺門,并且周圍重要血管密集,手術風險高。在局部狹小的空間內如何更為精細、精準、穩定地手術?在完善各項檢查,并與患者溝通后,趙軍決定在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系統的輔助下,為患者實施前縱膈腫瘤切除術。 手術開始前,協助手術的醫生、護士們先要做好準備。大家分工合作,有人進行機器人的調試,有人進行工具的消毒、患者的麻醉等。 一場手術通常需要使用機器人的3條手臂2條操作臂和1條鏡頭臂,醫護人員仔細進行消毒,并將整個手臂都用無菌的塑料套包起來,就和做手術時醫生戴的手套一樣。 手術醫生首先在朱老伯胸部打了3個直徑拇指大的小孔,接著達芬奇機器人的3只機器手臂通過小孔進入胸腔。 主刀醫生趙軍埋頭坐在距離手術臺不遠的中控臺前,盯著裸眼3D屏幕,像駕駛汽車一樣,雙腳踩在如離合器的踏板上,兩只手的手指套在傳感器上,靈活自如地720活動。 隨著趙軍手指輕微移動,精巧的機器人手臂聽話地在布滿細小血管、神經組織的胸腔內靈活翻轉、穿針引線,精準完成病灶切除、吻合處理等工作。 看蘇州記者看到,操作臺顯示器下,病人病灶組織被放大,連一根動脈血管都看得清晰。 機器人擁有最高10倍的清晰三維視野,能一目了然地觀察道胸腔內的血管、臟器、腫瘤等器官組織。7個自由度的仿生手機械腕,其可轉腕的關節,比人手更加的小巧靈活。趙軍解釋說,前縱膈腫瘤周圍血管及神經密布,運用機器人手術,能夠對肌肉、血管和神經實現精準保護,減少出血、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,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疼痛,同時住院時間更短,患者可以更快恢復正常生活。 手術不到2小時,朱老伯幾乎零出血,疼痛感很小,術后三小時后,朱老伯就下床行走。 關鍵字標籤:胸部下垂
公司簡介 │ 最新消息 │ 早餐店加盟 │ FAQ │ 加盟創業 │ 聯絡我們 │ 網站導覽 |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© All Rights Reservedip